H酸是染料工業(yè)的重要中間體,主要用于生產活性染料、直接染料、酸性染料,也可以用于生產變色酸等產品。從問世到現(xiàn)在,一直暢銷不衰。H酸傳統(tǒng)的生產方法是以精萘為原料,經過磺化、硝化、還原、堿熔等得到膏狀產品,再經過干燥后得粉狀產品。
當前國內制備H酸的工藝基本上仍是沿用FIAT中的生產方法,但一些生產廠家和科研院所對其主要工藝步驟進行改進,取得很大的成績。國內H酸需求量和生產能力都在不斷擴大。
H酸是一個國內、外都需要大量使用的、很重要的有機中間體,特別是用于生產多種偶氮染料。但是H酸傳統(tǒng)生產工藝在三個方面的問題值得商榷: .
(1)在精蔡的三磺化過程中須使用65的發(fā)煙硫酸,生產、運輸時非常危險,國內高速公路上禁止裝有發(fā)煙硫酸的槽罐車上路。
(2)另外從化學反應過程中可知,三磺化在生成對H酸有用的1, 3, 6-蔡三磺酸的同時,還要副產相當數(shù)量的1,3,5-蔡三磺酸,約占總量的30左右。
(3)在T酸堿熔制造H酸時,為了提高收率,大多數(shù)工廠都使用甲醇作為溶劑進行堿熔反應。這樣堿熔操作時的壓力較高,大約2.8~3.2 MPa的工作壓力,對設備的要求相當高。要使用中壓壓力反應釜,設備的使用、維護都比較麻煩。另外,甲醇屬于低沸點、高危險、有機溶劑,增加了車間的防暴等級和對生產工人眼睛的危害。
H酸制造雖歷史悠久,但迄今仍為萘系中重要的中間體。我國早在50年代初在前蘇聯(lián)專家、技術人員的幫助下,在東北城市吉林建立了H酸生產線。幾十年來,H酸的生產始終沿用傳統(tǒng)的工藝,該工藝存在著致命的缺欠。這些缺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(fā)展,表現(xiàn)得越來越突出: